黎明前的百草堂庭院,薄薄的晨雾像轻纱般笼罩在每一片树叶和竹椅上。
院中的108把竹椅整齐地列成八卦阵图,排列得严丝合缝,每一把椅子都指向某个特殊的方向,仿佛在等待着某种古老的仪式的开始。
寅时的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湿气和草木的清香,天地间静悄悄的,似乎连时间也放慢了脚步。
王建国站在队伍的最前方,他深深吸了一口气,稳稳地按下指纹,屏幕上随即出现了一份《知情同意书》。
电子屏的冷光在晨雾中显得格外冷峻,随着王建国的指纹确认,纸面上的文字逐渐浮现:“本人自愿参与含汞古方改良实验,知晓血汞浓度可能短暂超标…”
每一个字都清晰无误,却也带着几分严肃与沉重。
这是一个巨大的选择,每一位志愿者都必须签下这份合约,明白自己所承担的风险和责任。
林婉儿站在旁边,默默注视着王建国的每一个动作。
她的手指轻轻滑过虹膜扫描仪,屏幕上的光点与她的眼睛瞬间对准,确认无误后,她的身份验证成功。
腕间的智能手环已经与疾控中心的实时监测系统连接,每一位志愿者的健康数据将实时反馈到监控平台上,确保整个实验过程的安全可控。
文老站在队列的中央,手中握着点燃的艾条。
烟雾袅袅升起,在清晨的空气中盘旋,如同一条灵动的龙,缓缓向四面八方散开。
他的声音低沉而浑厚,在这片安静的庭院中响起:“诸君今日所为,当载入《医林列传》。”
他的语气并不急躁,但却充满了力量,仿佛这场实验不仅仅是对古方的探索,更是对整个医药历史的一次深刻注解。
顾辰逸站在实验区的一侧,神色沉静。
他默默地调整着无人机的灯光,确保光线不会过于刺眼,又不失精确的照射角度。
无人机的夜视镜头静静地记录下每一个志愿者的微表情,捕捉着他们眼中的每一丝情绪波动。
ai情绪分析系统同步运作,数据不断跳动,最终显示出“信任指数”
达到了78%。
空气中的紧张感与期待交织在一起,志愿者们的面容被晨雾和微弱的灯光映照得朦胧而神秘。
每个人的眼中似乎都带着不同的情绪,有的坚定,有的忐忑,但都无一例外地关注着即将开始的实验。
这是一场未知的旅程,也是一段历史的见证,所有人都站在了这场冒险的最前线。
地下室的空气沉闷且炽热,老旧的丹炉早已被高科技的电弧炉取代。
新的炉膛内,朱砂与雄黄在氩气的保护下翻滚翻涌,金属的光辉在炉内跳动,仿佛每一次反应都在无声地积蓄着力量。
林婉儿站在质谱仪前,眼神紧盯着屏幕上的数据变化,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一瞬间。
“温度680c,压力维持在3kpa!”
她的声音低沉而稳定,指尖轻轻敲击着控制面板,确保实验参数精准无误。
就在这时,突然,汞蒸气检测仪发出急促的蜂鸣声,警报音在空气中回荡,令人心头一紧。
林婉儿的眉头微微皱起,迅速转头望向检测仪,眼中闪过一丝警觉。
然而,就在这时,意外发生了——文老推开了防护面罩,神情冷静却充满决断。
他没有丝毫犹豫,手持一瓶青蒿汁,倾斜着瓶口,将青蒿汁缓缓倒入炉内。
“滋啦——”
随着液体与高温的接触,一声清脆的爆响猛地响起,空气中顿时弥漫起一股轻微的化学气味。
质谱仪屏幕上的数据瞬间发生了剧变,汞的挥发曲线如同急速下坠的山崖,断崖式下跌,曲线几乎接近零。
林婉儿的眼睛紧盯着那一秒钟的变化,神情没有一丝波动,反而更加专注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
她迅速调取xrd分析数据,屏幕上出现了新生成物的晶格图像。
随着数据的快速处理,显示出生成物为β-hgs(黑辰砂),晶格常数与出土丹炉残渣的误差仅为0.02?,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她的眼中闪烁着一丝满意的光芒,这意味着她和文老的实验成功地复制了历史中的古代炼丹工艺,几乎没有偏差。
就在这时,顾辰逸站在旁边,举起手机,眼神中透着急切与焦虑:“东京大学复现实验失败,他们的密闭炉压强高了0.5kpa!”
他的话语中带着不容忽视的事实,那是导致他们实验与东京大学实验不同的关键因素。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