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就是他之前与父亲的计划,可是母亲……
“姑娘,家母病重,我不能亲自护送姑娘去京城了,我会托人——”
“不知老夫人得的是何病?”
苏轼叹了口气,无奈的摇了摇头。
先前请了好几位大夫都看不出个所以然来,只道是久病成疾。
“小女子略懂些医术,能否为老夫人看上一看?”
听言,他眼前一亮,心中不禁为之一振。
无心救了个姑娘竟还碰巧是个会医术的,定是上天怜惜母亲!
心道京城里的医术定是比这偏远山镇要好上许多,于是赶忙带她去了母亲房中。
程氏还是闭门不见,使女只道是大夫来了这才让他们进来。
程氏仍旧病的神志不清,脑袋昏昏沉沉,眼睛睁也睁不开。
沐澜上前为她把了脉,又探了探她的额头,然后直起身对苏轼道:“老夫人的病确实有些棘手,但只要按照我说的方子抓药,一日三次煎服,过些时日便会好转。”
苏轼听言大喜,道了谢立马出门吩咐使女照她写的方子抓药去了。
而在他身后,沐澜正悄悄地从怀中取出一枚圆形片状物,趁他不注意偷偷塞进了程氏口中……
三日后,程氏的病情果然大有好转。
高烧已退,也不见咳嗽了。
她清醒后亲切的拉着沐澜的小手一个劲的道谢:“沐澜姑娘,你可真是神医呀。”
沐澜笑了笑:“老夫人过奖了,略懂些皮毛罢了。”
程氏望着她慈祥的笑着,突然想到了什么似的转头望向站在一旁的儿子。
“轼儿,如今为娘的病也好了,你快些进京与你父亲汇合吧,应该还来得及赴考。”
苏轼见母亲大病已愈,自己也再无牵挂,便爽快的应了下来。
准备明日就动身奔赴京城,顺路也能护送沐姑娘回家。
第二天,收拾好行囊,告别了程氏,苏轼和沐澜坐上了前往京城的马车。
一路颠簸走走停停,足足花了四天的时间,两人终于到了目的地。
“沐姑娘府上住在哪里?我让车夫送你回去。”
下了马车,苏轼问。
沐澜摆手道:“不用了,就在附近不远,我自己走回去就行。”
说完,她向苏轼深深鞠了一躬:“多谢公子大恩,苏公子日后定会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苏轼将她扶起,笑道:“承蒙姑娘吉言,我定当加倍努力,考取功名。”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