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写技术部分时,我描述它们的步骤和理念,也是想和女性技术爱好者探讨它们实现的可能性。
比如说人造子宫按我在文中写的样子,是不是可以做出来?可拆卸电池理念,是不是比现在的电动车电池理念更方便?会不会降低电动车辐射(有人质疑这个辐射,好吧,你拿盖格计数器量量,就知道那个什么迪电动车有没有辐射了。
这个辐射自然比微波炉低,但是对于敏感的人来说,长期坐在那个什么迪电动车的副驾驶位上,依然会头晕)。
描写技术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它们不仅是赚钱的根本,也是改变未来之社会形态的根本。
我们现在的社会为什么是这个样子,因为生产力改变了生产关系;我们将来的社会是什么样子的,也取决于将来科技树的形状。
所以在科幻小说里,必须以大量文字描述科技。
我知道这些描述,会减少我的读者数量。
但是,如果吸引读者和我的写文宗旨冲突,我会选择“择善而固执之”
。
因为生产力,真的,真的,是决定生产关系的根本。
没有生产力的提升,靠女主振臂一呼,就期望响应者云集,是不现实的。
即便女主真的口才出众,吸引力爆棚,没有技术提升且女性不掌握技术,吸引再多的追随者,也是没有用的。
生产力一个巨变,就会把此类女主的所有权力基础打个粉碎!
再说说第1卷里的技术,有哪些是现实生活里真的技术吧。
文中说的AlanFlake的聚乙烯人造子宫,是真的;康奈尔大学刘洪清教授搞出来的人造子宫,是真的;上海和北京的实验室做了小鼠孤雄繁殖实验,是真的。
这些都是真的!
正因为这些技术都是真的,所以文中的技术,不能太大跃进。
甚至,文中的生产关系,也不可以大跃进,所以文章的进展不快。
另外,某些现实的设定,也影响了小说的设定。
比如亚米国的住院医培养时间。
实际上普外就是5-6年,移植专科培养就是3年,这个无法加速,除非我不想让张凌歌拿到亚米国医师执照。
我最多可以帮女主开个金手指,给她一点额外的科研时间,让她在住院医培训期间搞出一些发明来。
但是让张凌歌毕业前就成为呼风唤雨的医学大家,是不可能的。
总的来说,文是爽文。
不过不是女主几年内就称霸宇宙的爽文,而是尽量接近现实,至少争取符合逻辑的爽文。
注1:在第1卷,为了刻画女主之一张凌歌的学神形象,有比较多的手术操作描写。
忽略这些情节,也不会影响小说进度。
不喜欢看技术描写的,可以略过。
小说第2卷和以后的部分,手术过程的描写还是会有一些,但是比第1卷少。
不过对于科幻部分的技术,依然会比较详细地描写。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