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两个鲜花一样的女孩儿陪着,元贵妃总算舒泰了一些。
她昨日见了陈皇后,心绪起伏过大,回宫之后找不到人倾诉排解,甚至不能显露分毫异样。
面对偌大的皇宫,元贵妃一闭眼,就是十八年前的模样。
十八年前,先帝不顾朝臣劝阻,御驾北上,亲征逃到燕云之地的北齐皇室,因为冲动冒进而负伤,北地条件有限,在无大碍之后便回京城修养。
当时先帝因亲征失利,加之身体精力不济,便把许多事都交到还是亲王的武帝手中。
那晚上陈皇后腹中胎儿发动,却迟迟难以生产,没有生过孩子的元贵妃一时慌了手脚,将有生养经验的嫂子小谢氏接进宫中坐镇。
当时小谢氏已怀胎七月,但小谢氏一向身子健朗,而且进宫并不需要做什么,只是安心之用。
夜半时分,武帝忽然无诏入宫,不一会儿就传来先帝驾崩的消息。
元贵妃同小谢氏立时就知道变天了,小谢氏更是受惊之下,提前早产,产下的却是个死胎。
陈皇后产下胎儿时,宫里各处已经响起了甲胄相碰的声音。
陈皇后知道大势已去,求元贵妃与小谢氏保全她的孩子。
陈家于薛家有恩,陈皇后于元贵妃有恩,终是小谢氏咬牙,将两人的孩子调换。
……
元贵妃给阿芙安排的是偏殿的屋子,提前用香料熏得满室淡雅清香,窗台上插着鲜花,桌上摆着各色鲜果和糕点,不可谓不经心。
但阿芙却睡不着,她一躺下就会想起前世在宫里头的那段日子,最后枯坐了半夜,才沉沉睡去。
第二日一早,阿芙自起床就开始打喷嚏,连和元贵妃说话时都忍不住“啊切”
了好几下。
“可别仗着年岁小,就不当一回事。”
元贵妃佯怒,转头就吩咐宫女去请太医。
今日却是不巧,因为万寿节普天同庆,太医院有点资历的太医都归家去了,当值的是新进的太医,因为阿芙并不严重,宫女便喊了那新进的太医过来诊断。
太医姓周,周太医年纪不大,进殿之后规规矩矩行礼,话不多说,也不多看,唯望闻问切时十分仔细,瞧着是个板正的性子,倒是颇让人信奈。
片刻,周太医开了药方,“小毛病,娘娘和薛小姐不必忧心,下臣开了发汗的方子,这会儿煎服下去,下午应当就会缓和一些,明日想必就好了。”
宫女们十分利落,不一会儿就将药煎好,还用冷水湃过一回,端给阿芙时,刚好温温的十分合用。
阿芙闻着味儿便知极苦,一口气灌下去,鼻子眼睛都皱成了一团。
元贵妃瞧着好笑又心疼,将手边的杏仁茶递过去,“这个甜,换换口。”
阿芙赶紧接过来,咕嘟咕嘟灌了下去,总算缓过了那股苦劲儿。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