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迟到了!
怎么不叫我啊!”
湾湾的大嗓门扯起来,王耀用肩膀顶开门,把早饭放到她桌上,看着湾湾一边把胳膊往学生服袖子里塞一边用缺了齿的梳子梳她乱成一团的长发。
王耀忽然觉得心里暖暖的,就算生活再苦,每天看着这丫头活力四射地上蹿下跳也会开心许多。
匆匆吃完早餐,王耀把湾湾送上电车,自己向相反的方向走去。
只要能省钱,多走一段路没什么,早点起来就是了。
上海的冬天阴冷潮湿,不像北平那样冷得透彻痛快,王耀讨厌这种天气,但这几年下来,他也习惯了,至少不必在棉衣上花钱,厚实些的大衣就能解决。
王耀一家是从北平迁到上海的,王耀的母亲在他记事之前就去世了,父亲续娶一位青楼女子,又生了一对弟妹。
后来父亲死于军阀混战,继母扔下兄妹三人改嫁孙传芳手下的某位大红人。
年仅十四岁的王耀只能靠到处打零工养活年幼的小香和湾湾,小香长湾湾两岁,母亲离开以后他就再没笑过,所幸当时才两岁的湾湾对此没有深刻的印象,一直保持女孩子应有的活泼开朗。
后来三人流落至上海,王耀在怡和洋行找到一份工作,那是一家有历史的英国洋行,当年靠贩(隔)卖鸦(隔)片发家,创办人之一亦对鸦片战争的爆发起到推动作用,现在这洋行改头换面转向铁路、船务、银行等业务,一样是在中国牟取暴利,不同的是披上一层人皮。
但是王耀不愿去想那些是是非非,他最需要的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来维持生计,小香和湾湾都进了洋学堂,王耀本人只上过私塾,刚进洋行的时候,为学洋文费了不少工夫。
去年小香远渡重洋去英国念大学,这多亏了怡和洋行的一位合伙人亚瑟·柯克兰,他对王耀很照顾,王耀也不知道为什么这位洋老板如此关照自己,让小香出国并非他本人的意愿,可是亚瑟坚持,几乎是强硬地坚持,王耀不敢违逆,只能忍痛让弟弟离开,去异国他乡追求一个或许更好的未来。
路过一片洋人居住区,一栋漂亮别致的洋房里传出优美的钢琴曲,如溪水流过山涧,王耀下意识地停下脚步,每天他经过这里时都会听到这美妙的乐声,可是从未见过演奏者。
隐约地,他感到自己的内心产生一种微妙的感情,悸动中带着一点胆怯和好奇,王耀一直以为恋情与他这种实用主义者是绝缘的,但是他却可笑地单恋上那位素未谋面的音乐家,以至于每天都特意在这里驻足聆听,连他自己都觉得莫名其妙。
不自觉地,脚向前迈进,更接近那逸出音乐的窗口一点。
“喂,你!
干什么呢?”
一声洪亮的警告惊醒沉醉于钢琴曲中的王耀,他吓得一颤,看到一位高大的年轻洋人站在他旁边,警惕地瞪着他。
王耀意识到自己越界了——洋人的住所对中国人来说是禁区,他急忙摇摇头,从那年轻洋人具有压迫性的高大身躯笼罩下逃离。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